国产黄色视频在线观看,麻豆AV无码蜜臀AV色哟,久久av毛片大全,天天综合精品在线观看

臺灣、香港藏學研究——哲學、宗教

發(fā)布時間:2021-12-09 16:59:24 | 來源: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 作者: | 責任編輯:

臺灣和香港近年來在藏學研究方面,與大陸藏學界蓬勃發(fā)展的情況大相徑庭,在港臺地區(qū)多見哲學、宗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對佛教教義的注疏、闡發(fā),也有少數(shù)關于歷史、社會方面的研究。港臺地區(qū)的藏學研究呈不斷減弱之勢,除了進行藏學研究的人員、機構逐漸減少外,許多原本涉及藏學研究的刊物近幾年陸續(xù)???,其他刊物在2017年刊載的藏學論文數(shù)量也有所下降。從2017年出版的論文、圖書分析,臺灣和香港藏學研究主要涉及哲學、宗教、歷史、政治、社會、文學等領域。

一、哲學、宗教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館員馬小鶴與臺灣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汪娟教授的《不空譯〈尊勝咒〉綜考》(《敦煌學》第33輯),將題為不空譯的BD.03907(中國國家圖書館藏)、P.4501(法國國家圖書館藏)與近似的《尊勝咒》譯本進行比較,集中觀察不空依據(jù)不同梵本或在不同時間,選擇不同的漢字去音譯梵文,造成的梵咒異文。唐代不空(Amoghavajra,705—774)所譯《佛頂尊勝陀羅尼咒》(簡稱《尊勝咒》)不僅具有諸多異本,廣為流播,而且對唐代社會及信眾有一定的影響力。文章詳細比較了五種《尊勝咒》譯本的差別,并認為造成差異的原因主要包括:早期佛經(jīng)多依靠口頭傳播,容易造成譯語不同;梵文原本自身存在差別;譯者在不同的譯本中、甚至是在同一個譯本中選取不同的譯詞來對應同一個梵文字詞,這或是因為對音節(jié)的取舍不同,或是音值對應的差異,或是音譯用字的不同;傳抄過程中造成的訛誤;傳授過程中添加批注的標音、斷句與口授,造成對譯本的修改。

臺灣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林純瑜所作的《〈維摩詰經(jīng)〉敦煌藏文寫本殘卷PT610、PT611研究》(《臺大佛學研究》第33期),首先對比了13種甘珠爾傳本中對應《維摩詰經(jīng)》的經(jīng)文,嘗試通過各個版本之間的差異來構建《維摩詰經(jīng)》甘珠爾傳本的傳承體系,分析兩份敦煌藏文《維摩詰經(jīng)》的寫本殘卷PT610、PT611和各甘珠爾傳本之間的文句異同和關系。作者得出結(jié)論認為,依據(jù)書寫類型判斷,PT610的年代早于PT611,而從詞匯、語法、句子結(jié)構等方面觀察,PT610與現(xiàn)存甘珠爾傳本之間的差異明顯,當不屬同一體系。另外,作者推測PT611或許是廷邦瑪(Them spangs ma)傳承體系的先祖,但其并未顯示出與蔡巴(Tshal pa)傳承有任何關聯(lián)。通過檢視PT610和PT611,作者認定《維摩詰經(jīng)》不只存在一種藏文譯本,且藏譯本內(nèi)容經(jīng)歷過大幅調(diào)整。

臺灣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陳怡靜的碩士學位論文《藏譯三部〈三摩地資糧品〉之譯注與研究》,研究對象是西藏大藏經(jīng)丹珠爾中收錄的三種《三摩地資糧品》,三部文本的作者分別是覺賢、黑尊者以及阿底峽。覺賢把三摩地支分分成九支,每一項都有詳細說明,是三部當中分量最大,也是唯一有引用經(jīng)論的;黑尊者把三摩地支分分成七支(第八支為補充),七支之下又分成七種項目;阿底峽則是以偈誦的方式撰寫,把三摩地支分分成十三支。論文討論了三位作者的背景、宗義思想與傳承,并對三部譯本的內(nèi)容進行研究,包括各自的特色、支分的異同比較、所指的“三摩地”定義、宣說的對象、三部之間是否有相互影響、與其他論典的三摩地資糧的比較,以及禪定術語與非禪定術語的語詞討論、翻譯等。

臺灣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吳宛真的碩士學位論文《藏譯本〈阿毘達磨俱舍論〉〈破執(zhí)我品第九〉之譯注與研究》,關注的是部派佛教時期集大成之作的《俱舍論》,第九品《破執(zhí)我品》主要闡述立論者(世親)如何一一駁斥“有我見”。其內(nèi)容主要分為:闡述世親論主總破主張“離蘊有我”者;別破犢子部(Vtsīputrīya;gNas ma bu pa);別破某學派;別破勝論派(Vaieika;Bye brag pa)。世親除了總破外道所主張的“離蘊有我”之外,主要篇幅在于別破犢子部、某學派及勝論派等三種學說對“補特伽羅”的錯誤認知。論文對藏譯本《破執(zhí)我品第九》進行譯注,參考現(xiàn)有的漢文譯本、漢文注疏、梵文原本及藏文注疏等,將此品翻譯、整理成更易理解的白話文。而由于本品第三部分的內(nèi)容,即“別破某學派”的部分,世親并未明確指出此部分所要破除的是何學派的主張,對此,后代注疏者持有不同看法,因此作者也嘗試在自己的研究中考察該問題。

臺灣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劉嘉誠的《論月稱利他為先的菩薩瑜伽行思想》(《玄奘佛學研究》第28期),從中觀學派緣起性空的二諦中道觀出發(fā),探討月稱對菩薩瑜伽行的見解。首先就世間緣起的層面,月稱將世俗諦視為菩薩行的基礎,他對“世俗”一詞的語義解釋,隱含有肯定世間知識與世間道德的意蘊,顯示出月稱對世間廣行積集善根的重視。月稱主張,利他的“菩薩行”優(yōu)先于自利的二乘行,唯有以利他的“菩薩行”為最優(yōu)位,才能在利他中成就利己。除了善巧世俗諦方便,還須在勝義諦上有觀諸法為空的智慧,修習止觀雙運的“瑜伽行”,積累智慧資糧。

臺灣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許絹惠的《吐蕃的佛教措施與歸義軍前期的佛經(jīng)發(fā)展》(《敦煌學》第33輯),以史籍《賢者喜宴》為主要材料,輔以敦煌文獻中相關的社會文書,從佛教的視角來觀察吐蕃贊普的佛教措施在朝代更迭后是否仍具有影響力,并進一步窺探敦煌歸義軍前期如何應對吐蕃時期遺留下來的佛教問題。文章分別從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赤德祖贊、赤松德贊和赤祖德贊時期的佛教環(huán)境與佛教措施入手,觀察其對敦煌產(chǎn)生的影響。這類影響主要反映在歸義軍前期僧尼的社會生活與民眾經(jīng)濟上,張議潮對于吐蕃對敦煌的佛教措施,既有繼承也有變更,奠定了敦煌歸義軍時期佛教發(fā)展的基礎,其后的歸義軍節(jié)度使繼續(xù)發(fā)展,使得敦煌歸義軍時期的佛教有了獨特的面貌。

臺灣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謝京恩的博士學位論文《清高宗佛教信仰與政策之研究》,從清高宗宮廷世系背景著手,自清初諸帝起觀察,綜合涉及佛教信仰之背景,以“信仰視域”為主要核心,綜合相關文獻依次探討佛教信仰與政策關系。著重以清高宗所涉及之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兩大部分擇要觀察,同時結(jié)合實際案例,更廣泛地說明清高宗之佛教信仰及其作用。作者確定清高宗有一定的藏傳佛教信仰,同時指出,清高宗對于漢傳佛教政策之嚴苛限制,不應被視為是一種“滅佛”行為。但他對待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確存在差別,其佛教信仰的歷程也有起伏強弱的時間點和側(cè)重處。分析重要帝王人物之佛教信仰與政治作為,須更謹慎考量涉及信仰問題的文獻詮解,并不能一概而論。

臺灣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副教授許明銀在《金剛乘佛教的救度方法》(《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5卷第4期)一文中,從金剛乘佛教的地位、印度佛教的三大主軸、五蘊及其對應的曼荼羅(壇城)、兩種成就法、金剛乘佛教尊格的象征表現(xiàn)等五個方面著手討論,認為金剛乘佛教由藏傳佛教直接繼承,其中的存在論、實踐論、身體觀等都保存在藏傳佛教中,金剛乘佛教的即身成佛的成就法和解脫理論,鮮見于其他宗派。

吳泓哲在《超凡即圣——從密教觀點探討民間視李靖為毗沙門天王之思考進路》(《漢學研究集刊》第25期)中指出,隨著佛教東傳至各個國家,諸佛菩薩的造像也為適應當?shù)氐奈幕瘋鹘y(tǒng)而有所改變,其中“毗沙門天王”的形象轉(zhuǎn)變非常值得注意。作為佛教護法,其形象不免要與當?shù)孛癖娝J為的“護法”能力結(jié)合,所以其與不同文化圈內(nèi)的武將、英雄這類形象結(jié)合,是可以預想的發(fā)展方式。文章透過佛教里密教系統(tǒng)中的“三密相印”以及有關佛教宇宙觀——“天”的兩種理論,討論李靖成為“毗沙門天王”的可能原因。

邱君亮的《漢藏彌陀極樂凈土法門之比較》(臺灣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一般認為,彌陀凈土法門屬于漢傳佛教凈土宗法門,實際上在藏傳佛教中也有凈土法要。作者借由介紹、比較漢、藏彌陀凈土法門,來彰顯二者的內(nèi)容與異同。首先從考察歷史文獻入手,包括相關經(jīng)典的源流及內(nèi)容,再介紹極樂凈土依、正莊嚴,表明信、愿、行之修持要領與法要,最后從歷史文獻、經(jīng)典內(nèi)容的關系及修持作比較、分析其異同,增強了對漢、藏彌陀凈土法門的認識。Mackenzie Stewart著,張秀惠、江涵芠譯的《法界遍智全知法王:龍欽巴傳》(臺灣橡樹林文化),匯集了14世紀的西藏和不丹關于龍欽巴前生后世的多種生平記載。書中記載了龍欽巴自我放逐到不丹的十年中發(fā)生的故事,據(jù)稱這些內(nèi)容此前并不為人所知,譬如女尼毒害事件、護法惹呼拉的故事等。龍欽巴的事跡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受人敬仰。

陳家倫在《面對外來佛教:佛教全球化對臺灣漢傳佛教僧尼的影響》(《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6卷第1期)中觀察到,1980年代前后,臺灣佛教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在臺灣社會的政治自由化和宗教去管制化的雙重帶動下,許多本土新興的佛教勢力蓬勃發(fā)展;與此同時,外來佛教陸續(xù)來臺,使得臺灣成為各種佛教傳統(tǒng)匯聚的顯著據(jù)點。在佛教全球化的脈絡下,臺灣佛教增加了多元性和異質(zhì)性,給臺灣僧尼提供了更多的宗教選擇,擴大了僧尼之間在教理認知及實踐方面的差異。文章透過問卷調(diào)查,探討外來佛教對臺灣漢傳佛教僧尼所產(chǎn)生的影響,并借以檢視當代臺灣佛教變遷的樣貌。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僧尼出國參與宗教活動的經(jīng)驗、對于世界知名佛教人物著作的閱讀狀況、對外來佛教特有的觀念和實踐的認知、影響僧尼個人修行的佛教人物或著作,以及如何評價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優(yōu)缺點等。分析結(jié)果顯示,外來佛教已經(jīng)通過各種途徑對臺灣漢傳佛教僧尼產(chǎn)生了程度不一的影響。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35580號

  • 
    
    • <noscript id="yy8y4"><dd id="yy8y4"></dd></noscript>
      <noscript id="yy8y4"><dd id="yy8y4"></dd></no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