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次仁(1945.3.14—2014.2)男,藏族,西藏拉薩人。藏族曲藝作家,當代第一位用藏民族語言創(chuàng)作戲劇、曲藝作品的國家一級編劇。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會員、西藏曲藝家協(xié)會常務副主席、《中國曲藝志·西藏卷》主編。2014年2月12日在西藏拉薩病逝,享年70歲。
1966年,索朗次仁從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藏族班畢業(yè),被分配到西藏話劇團當演員,后被批準改行當編劇。主要作品有六場抒情悲劇《斯幾畢幾》、五場諷刺戲劇《阿古頓巴》、獨幕話劇《受賄者》等;電視劇《三個拉薩姑娘》《紅綠燈下》等;電視專題片《故鄉(xiāng)》《高原上的邦錦花》,以及歌曲《拉薩姑娘》等。索朗次仁說:“在西方,有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國古代有《梁山伯與祝英臺》,西藏那些美好的愛情故事也可以用戲劇這種形式來表現(xiàn)?!庇谑?,他開始構思故事情節(jié),設置人物和矛盾,幾個月后形成了劇本《斯幾畢幾》,再六易其稿,這部六場抒情悲劇在上演后引起轟動,連演30多場,觀眾達12萬人次。索朗次仁的主要曲藝代表作有藏語說唱“折嘎”《說不完的故事》《賀喜》等;藏語相聲《歌舞的海洋》《治窮致富》等。
1990年9月,西藏自治區(qū)民族藝術研究所正式成立了《中國曲藝志·西藏卷》編輯部,由索朗次仁擔任主編。這是一項浩大的、史無前例的文化工程,由于在西藏的歷史上對曲藝方面沒有過系統(tǒng)的闡述,所以幾乎所有的工作都要從零開始。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許多民間藝人過早地相繼去世,形成斷代,一些民間文化還沒有挖掘就消失了。由索朗次仁帶頭的編輯部成員只能抓緊普查、研究、挖掘、搶救,盡可能地保護這些即將消失的寶貴的民間藝術。由于藏語本身也存在各種方言,有些方言連工作人員自己也聽不懂,只能請人翻譯,再整理成標準的藏文。這還只是最初步的工作,難度更大的是由藏文譯成漢文,語言文字的差異讓這項工作難度空前。更重要的是,《中國曲藝志·西藏卷》一旦出版,相當于樹立了一個標準,這就要求文字工作一定要精益求精,力求準確。而且當時還沒有電腦,110多萬字的原稿就是索朗次仁一筆一劃寫下來的。2007年6月,經過專家和學者的審核,歷時15年,原稿110多萬字、定稿68.5萬字的《中國曲藝志·西藏卷》由文化部、民族民間文化中心、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三家聯(lián)合出版,填補了西藏文化歷史上的一項空白。索朗次仁說,主編出版了這本書,就相當于搭了一座橋,為大家了解西藏的民族文化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脈絡。
索朗次仁1993年榮獲西藏自治區(qū)“珠穆朗瑪文藝獎”并被授予“西藏自治區(qū)優(yōu)秀專家”的光榮稱號。1995年榮獲國家一級編劇職稱。1994年,《笑林春使》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藏族說唱藝術概論》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榮獲中國曲協(xié)德藝雙馨全國優(yōu)秀會員稱號。
索朗次仁從事藝術事業(yè)40多年以來,擁有多個第一,填補了西藏藝術史上多項空白:第一個用藏文創(chuàng)作話劇、第一個寫藏語相聲、第一次出版藏族相聲集《笑林春使》、主編《中國曲藝志·西藏卷》。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